首页 > 1949开国大典实录 > 毛泽东像挂上天安门

我的书架

毛泽东像挂上天安门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决定成立以周恩来为主任的开国典礼筹委会。大典筹委会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用血肉铺就了新中国诞生的道路,胜利来之不易,人民终于推倒“三座大山”的压迫,当家做了主人,人民终于站起来了,这是可喜可贺、普天同庆的盛事。举行盛大的庆典,要庄严、隆重、热烈、喜庆,大典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一主题。人民的心中有一杆秤,没有共产党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悬挂主席像正是人民的愿望。

装修天安门的工作交给了当时的华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真正落实工作的是宣传部所属的文工团舞美队,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天安门两侧红墙上,要写上两幅巨大的庄重醒目的横幅标语:“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这是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拟定的。而画毛泽东画像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了由徐悲鸿任院长的国立艺专(解放后与华北大学艺术系合并,改为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的讲师、画家周令钊身上。任务之所以交给周令钊,是因为早在1949年4月20日在北平六国饭店举行的国共和谈中,布置会场的周老师画的一幅毛泽东戴八角帽的油画就悬挂在会议室内,得到了中央领导的一致好评。

“文革”前毛泽东画像固定为每年“五一”、“十一”各挂十天左右,在“文革”期间改为天天悬挂,并且一直沿用至今。今天人们所看到的毛泽东画像6米多高,5米多宽,重达1吨。由于它挂在室外,又是在天安门广场这么一个大环境下,每年都要经过风吹、日晒、雨淋,一年下来,颜色会发生变化。因此,每年10月1日前一天的晚上,都要进行一次更换,又因更换是在夜间进行,所以一般人无缘目睹。

天安门城楼共挂过几幅毛泽东画像,戴八角帽的画像是天安门悬挂的第一幅毛泽东的画像。能被挑选出来画开国大典上悬挂的主席像,自然是十分荣幸的事。接到任务的湖南平江籍画家周令钊彻夜难眠,他和妻子陈若菊认真地以革命浪漫主义的手法,用画笔形象地把毛主席的思维精神表达出来,表现主席开阔的心胸,表达全国人民喜庆的心情。这幅画像是在天安门城楼上东山墙下完成的,工人们为此搭起了三层高的脚手架。时年30岁的周令钊和几位油漆工人站在高架子上绘制毛泽东巨幅画像:毛泽东头戴八角帽,身穿粗呢子制服,脸部稍仰,洋溢出慈祥的笑容。周令钊用的是方格放大法。先把小照片打满正方形的小格子,然后画一幅大约30厘米乘20厘米的小稿,再在小稿子上打格子,然后再画大画。原照片是新华社摄影局的郑景康在延安时拍摄的,也是当时解放区最流行的一张主席像。周令钊一手拿着画笔,一手扶着梯子爬上爬下,把方寸大的照片放大在高6米、宽4.6米的铁皮画框上,大约用去了20天的时间。在即将完成的一天,一向以严谨的军容风纪著称的大典筹委会副主任聂荣臻元帅登上了天安门城楼,隔着老远,聂帅就发出了赞叹:“蛮像的”,可一走到近处,聂帅发觉主席画像的衣领是开着的,他叮嘱周令钊要把主席的风纪扣扣好,周令钊立即动手修改,扣好了主席的衣领扣。

9月30日夜晚,画像提前挂在城楼正中央。这天晚上,周恩来总理来到天安门审查,一眼就发现了问题:画像下沿有一行毛泽东的手体字:“为人民服务”。周恩来着了急:“毛主席怎么会那么不谦虚呢?在挂像下面写自己的名字?”一时间,在场的人们忙搭脚手架,开聚光灯,画家挥动刷子抹掉了白边黑字,涂成中山装的颜色,又加上了一只扣子,看上去天衣无缝了。

一年过后,年轻的共和国迎来了首届国庆典礼,中央决定天安门城楼的大红灯笼重新制作,国徽也第一次高高地悬挂,共和国成立了,不能再用战争年代的照片了,毛泽东画像也要脱下戎装,以新的形象展现在人民面前了。这时中央有关领导从全国美术院校召集了30多人进京画马、恩、列、斯、毛、刘、周等领袖像。在肖像展中,著名肖像画家张振仕凭借实力顺利通过了中宣部、文化部、出版总署的审查。从那时起张振仕和学生金石担任了11年主席像的绘制工作。张老画的主席像从1950年一直沿用到60年代中期,这段时期天安门城楼共挂过张先生画的两个版本的主席像。

时光飞逝,绘制主席像的任务又落在了王国栋老人身上。从1964年接受主席像绘制任务开始,王国栋老人一画就是12年。老人回忆起“文革”前两张主席像的故事,不禁感慨万千。老人画的第四幅主席像是根据新华社提供的标准像创作的,也是中央政治局通过的,由于摄影家取景的角度和位置,主席只露出一个耳朵,画像在天安门城楼挂出后,在那领袖崇拜的岁月里,有人说主席不能只有一个耳朵,那样容易偏听偏信,于是只好又用另外一张露出两个耳朵的主席照片。20世纪50年代初,一幅毛泽东仰脸免冠画像挂出后,就有人说毛泽东仰着个脸,显得有些目无群众的样子,画家只好接受了。接下来的“文革”中,张振仕老人因为多年画主席稍微有些侧脸的画像而被人打得眼底出血。而从专业角度考虑的王国栋在总结画巨像的经验时说“四面开花”即用传统擦炭像的方法,确定轮廓,集中一点扩展开来完成肖像绘制,不料竟有人说王老师想拿毛泽东当靶子,“先打鼻子后打眼”,想歼灭毛泽东,让他哭笑不得。没有法子,在1967年,一幅毛泽东的正面画像就悬挂在天安门,也就是今天人们在天安门看到的这幅毛泽东画像的前身。

第四代毛泽东画像人是葛小光。7岁学画,24岁就独立绘制主席像的葛小光,从1977年就开始画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像,“每年至少一张,有时两张”。同一张肖像油画画了25年。葛小光说,每年的感觉都不一样。

在葛小光两层楼高的画室里立着一张巨型画框,巨画高6.4米、宽5.04米,画板上打着淡淡的网格,毛泽东的面容已经被炭色线条清晰地素描出来。葛小光说,这只是油画创作的第一步:起轮廓。这个时候最关键的是神态的把握,“要庄重、安详”。为此他准备了20多张毛泽东不同年代、不同表情的照片作为调整参考。在画室里的茶几上,一张白纸上写着四串数字,有的数字下面画着圆圈,葛小光说这是自制的工作日程表,从8月23日排到了9月30日,画圆圈就表示按计划完成任务。

沧海桑田,60年时光飞逝,一代伟人缔造的共和国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毛泽东主席画像和当初开国大典上第一次悬挂时一样,依旧牵动着无数中国人不变的情怀,毛泽东那安详的面容、深邃的洞悉一切的目光,依旧注视着我们,注视着共和国的今天和明天!
sitemap